职业核心能力01
2018/03/19
2255

职业核心能力

本学期有幸参与了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工作,这对于我自身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随着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展,不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其通过组织活动不断相互学习,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此次工作对于我自身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严格依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按时到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堂课主要是借助教学多媒体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及意义以PPT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这个初定的个教学进度和测评包的构成(任务一二及自选任务)。尤其是重点讲解支撑任务所需的材料如何去收集(照片、活动PPT、策划书、会议记录,所涉及到的作品设计实物等)。同时强调课程实质是实践,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开展,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共同合作让任务圆满完成。最后考评是测评包和试卷同时进行。后期就是分组,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一个成功案例。紧接着由各小组自由讨论并确定需执行的项目。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交由学生,让各小组成员分别到讲台上完成对小组任务的讲解。其余小组提问,相互学习,不断改进方案。同时作为老师,对学生策划的点评要注重方式方法并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参与度。对于个别执行力度不强或需另行选择项目的小组将重点单独指导并坚持跟进到底。最后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所带班级学生都依照教学任务要求完成项目,认真按时完成测评包的填写及光盘刻录并顺利参加笔试。  

积极面对教学困难,适当引入团队小游戏,增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一想二说三做”——就是我对本门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个简单总结。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各施所长,自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实用知识,比如策划书、会议记录等文本的制作。同时无形中增加了学生间与人交流沟通的次数,力求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而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由学生自行组队、小组命名,并根据任务要求(项目意义及可行性)积极讨论后确定项目。紧接着就是由小组长牵头按照进度完成项目任务,同时实时收集并保存支撑材料,同时完成测评包的填写。  也许是由于起初的新鲜感过了,个别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听取其他小组陈词时漠不关心或交头接耳,自由讨论、分析总结环节中参与度也不高。在查阅了一些网络资料后,借鉴了一些团队小游戏。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2班开展的“数字传递”活动。班上所有小组必须参加,其中任意2个小组同时参加。先站一纵队,分别前后热身,捏、敲,再转后重新来过。把数字告诉最后一排的同学,会场保持安静,谁出声或违规谁输分。以捏、敲方式传递信息,最后由第一排同学将答案写在黑板上。重复进行3次比赛,休息期间队员可以简单交谈或实时改变站队顺序以便更好地更快的完成比赛。当然最后还要适当惩罚落后小组——集体到讲台上手牵手唱歌。学生由起初的不配合或被动参与,到后期会不时的问:“老师,今天我们有课堂游戏不?”其实主要是想通过有趣小游戏,除了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互动外,更多更重要的——引导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希望能激发学生自身更多的思考。

 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案。  出身工科,自入校以来一直从事学生工作,虽然顺利通过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培训,但仍缺乏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理论。但我非常珍惜学院给予的这次教学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也一直做到认真听取意见,积极改进。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们包容我在实际教学上的不足。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我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的专业书籍及网络资料,拓展视野和知识面,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定时听课,最后也希望学院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及培训机会。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为“关键能力”,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人称它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称为“软技能”;香港称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等。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从其内涵和特点分,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     方法能力是指主要基于个人的,一般有具体和明确的方式、手段、方法的能 力。它主要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方法能力是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知识、信息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职业方法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  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与冲突,并负责任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它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社会能力包括:“与人交流”(包括“外语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以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是素质教育的课程载体和有效实现路径。职业核心能力是岗位核心能力的基础和支撑,是所有专业岗位所必需的通用能力,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升迁和职业迁移所必需的基础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8项。我们这里所说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整合和延伸,既包含上述“8项核心能力”,又融入了价值观的养成与提升(如思政、德育、人文素养、职业礼仪),以及职业基本工具能力(如应用写作、应用英语、信息技术)等内容,以期建立完整、系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是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载体和有效实现路径。我们把学生的专业技能统称为岗位核心能力,它是职业核心能力的延伸和发展。为了强化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我们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对应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要求,重组教学内容,序化学习情境和任务单元,推进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